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供销动态>详细内容

供销动态

“一户一策”把准脉 全面“清零”拔穷根-- 宁县供销联社多措并举夯实帮扶责任

来源:宁县供销联社 作者:任高峰 发布时间:2019-08-19 15:29:24 浏览次数: 【字体:

        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供销联社以“一户一策”为抓手,以“扶志扶智、主攻产业”为核心,立足工作实际,聚焦弱项短板,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扎实开展“清零行动”,多措并举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了用心帮扶,赢得了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提高站位,责任上再靠实。按照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相关要求,县社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制定了《宁县供销联社2019年脱贫攻坚“大比拼”行动暨干部帮扶考核办法》,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压力传导,靠实10名干部帮扶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责任,同时不定期听取帮扶工作进展、研究问题解决办法,并把脱贫攻坚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选先和干部推荐的重要依据,确保县社干部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心中有责任,促使每一名干部履职不缺位、工作做到位。  

        厘清思路,措施上再精准。县社紧扣《宁县2019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按照户情研判、定准“一策”、纪实日志“三步走”要求,组织帮扶干部提早上门入户,详细了解所帮扶的4个村52户234口建档立卡帮扶贫困户户情现状,在综合分析致贫原因、反复入户协调对接的基础上,为贫困户量身订制了2019年“一户一策”方案,对1户一类脱贫户,积极落实产业奖补、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动员引领贫困劳动力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产业经营规模;对43户二类脱贫户,按标准落实到户奖补资金;对8户三类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保底分红,实现分红和务工“双收入”。去年以来,我社帮扶的52户贫困户共落实奖补资金63.35万元,其中产业奖补资金8.835万元,实用技术培训奖补资金1.95万元,职业技能培训奖补资金8.2万元,入股资金44.365万元;引导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6户、草畜产业7户、苗林产业10户、瓜菜产业2户、中药材产业5户、发展“五小产业”10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和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12户。

        聚焦问题,作风上再严实。针对各级暗访督查反馈问题及弱项短板,对贫困户安全饮水、安全住房、易地搬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兜底保障和产业培育7方面内容进行逐一筛查,逐项对标对表,自查自纠、全面落实。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退出验收标准,及时开展业务培训,领会政策标准,对户级9大类20项资料及前期到户措施进行“回头看”,对筛查“清零”工作再核实、再复验,确保了上下政策精准对接,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各项脱贫指标全面清零。

        倾情帮扶,质量上再提升。一是提高政策知晓率。全体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不畏酷暑、风雨无阻,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宣讲政策,心贴心落实措施,实打实对标清零,使帮扶户对扶贫及各项惠农政策知晓率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发挥职能为农服务。通过邀请专家举办培训班、印发农资和就业信息,现场演示真假农资识别方法,使贫困户掌握了更多的农资鉴别知识和致富信息,促进了助农增收。三是竭力为民帮办实事。帮扶干部通过坚持定期入户帮促、不定期电话回访,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先后为帮扶户帮办慢特病鉴定、报销药费、申报教育扶贫资助、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办门店加盟及营业执照手续、帮忙购买放心化肥和挑选优良种子、引导贫困户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等,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帮扶干部都当作必须完成的“大事”来办,不遗余力、乐此不疲,让贫困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贫困户的尊重,脱贫质量明显提升。  

        随时督查、问责上再严肃。为把脱贫攻坚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县社主动邀请县脱贫攻坚督查组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帮助“找问题、查不足”,对“一户一策”、“清零行动”落实情况进行“把脉问诊”,通过边督查边整改、边落实边提升的方式,对完成指标清零的农户,由县社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入户认定,并做好记录,不定期进行抽查,巩固提升帮扶成效;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致使“清零行动”任务落实有欠账的干部,及时进行告诫约谈;对督查排名靠后或被通报、影响单位整体帮扶成效的干部,严格按照《宁县脱贫攻坚作风保障八条铁律》、宁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相关规定进行严肃问责。去年以来,在各级组织的扶贫督查、检查以及暗访中,县社无一人被通报问责,帮扶成效得到了县乡干部和贫困群众的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