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供销动态>详细内容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

来源:环县供销合作社 2019.06.27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

——环县通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近年来,环县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再鼓干劲,尽最大努力治理“白色污染”,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助推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行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几年年平均回收废旧农膜6000吨以上,回收率保持在80%以上,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出了供销人的积极努力。

一、抓宣传、强引导,营造回收利用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农业农村局、环保乡镇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指导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回收网点和村组农户多方联动、全程参与,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结合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宣传引导,以“两个面向”(面向边远地域,面向边远人群)为重点,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乡镇集日、田间地头,通过循环播放录音、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现场宣讲解读、组织网点召开会议宣讲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传播优势进行宣传引导,对废旧农膜造成的危害回收利用的益处进行广泛宣传,全面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网点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认同度和紧迫感,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抓规划、建网扩大回收利用覆盖面积。通过与乡镇村组共同规划,科学布局,按照“县有加工企业、乡有回收站、村有回收点”的要求及“保川塬、扩山后”的思路,依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和示范县建设项目,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政府扶持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累计建成加工企业9家、回收网点132个,9户废旧农膜加工企业更新了设施设备,提升加工生产能力;按照“十有”标准(有固定场地、有专门人员、有明确标示标牌、有完善制度、有辐射区域、有拉运车辆、有计量设备、有消防设施、有台账、有考核),建标准化村级回收点和改造村级简易回收点40余个目前,使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点布设趋于合理,基本实现了重点覆膜区域全覆盖。

三、抓捡拾、促回收,确保回收利用提质增量。采取平时清捡回收和集中整治回收(春季顶凌覆膜和秋覆膜时节回收)相结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原则,落实行政区域包干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供销社适时组织人力深入企业、网点、村庄农户、田间地头督促检查,紧盯覆膜集中区块、公路沿线、村舍周边、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配合乡镇村组,全力跟进督促清理捡拾交售,积极推进“以旧换新”工作,指导没有回收网点的相关行政村村委会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参与回收和以旧换新”,既带动了农户积极回收,也弥补了部分偏远村回收网点的空白,大大增加了回收覆盖面,提高了回收利用的质量效益,真正做到了及时回收,应收尽收。

四、抓监管,重考核,推进回收利用规范运行。认真落实乡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县政府与乡镇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与各回收网点和加工企业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各自职责分工和责任区域,坚持平时检查、阶段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对乡镇责任落实、加工企业和网点回收利用进行严格考核,兑现奖补,近五年来,平均每年兑付奖励资金28.4万元,极大励和调动了乡镇、网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促进对企业收购实地监督的常态化,弥补人工监管存在的空档和漏洞,督促9户加工企业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终端设在县社办公室,可以将各企业场地、加工车间、成品库房进行全程监控;农业农村局和供销社联合下发了《环县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农膜回收、加工生产、产品销售监管细则》;并采取派员跟车全程监督销售数量、企业报账用电量核算等办法,严格监管,规范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行为。

五、扶持、多鼓励,实现回收利用持续发展。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农膜是一项微利的环保事业,必须要有扶持政策支撑保障。环县认真落实《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先后出台了《环县废旧农膜回收资金补助办法》及《环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试行)》,县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100万元以上,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给予扶持补助。其中《环县废旧农膜回收资金补助办法》明确规定网点每回收1吨折纯后的废旧农膜,县财政给予200元补助,并根据网点与加工企业运输距离远近,每吨给予不超过300元的运费补助;《环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试行)》从回收方式、回收管理、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奖励等方面,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作出系统性的规范规定政策依据和制度保证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