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供销动态>详细内容

环县供销联社和张梅、苏巧玲同志被评为2021年度供销合作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来源:庆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2.03.29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近日,省供销联社对2021年度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环县供销联社获得“先进单位”称号,市供销联社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张梅同志、环县供销联社苏巧玲同志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近年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开展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环县供销联社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回收体系和政府引导、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的回收模式,有效地开展了农村废旧农膜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全县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创造的“环县经验”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交流推广。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目前共建成乡级分拣中心、乡村回收站点789个,2021年回收再生资源35万吨,实现回收额4.58亿元,加工销售32.86万吨,销售额4.73亿元,取得了显著成绩。

张梅、苏巧玲同志在市、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调查研究、规划布局、督查指导、统计核算、业务协调、安全管理等工作中勤奋敬业、认真负责、辛勤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省供销联社的表彰。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一直是供销社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市供销社深入调研,科学谋划,采取专题宣产、逢集日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增强全社会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供销系统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创造了条件。

一是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市供销社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布局构建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建成县级分拣中心9个,实现县域全覆盖;乡镇回收站113个,覆盖率99%;村级回收点667个。2021年再生资源回收量35.03万吨,同比增长10.44%;2021年再生资源回收额45821万元,同比增长8.13%;2021年再生资源销售量32.86万吨,同比增长10.90%;2021年再生资源销售额47313万元,同比增长11.65%。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的回收量均有所增长。

二是高度重视,狠抓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市八县(区)级供销社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重点,下大力气,强基础、强措施。市供销社争取将供销系统参与承担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写入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庆发﹝2016﹞18号)之中。各县(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采取设立固定站点、流动回收站点、预约收购、“以旧换新”等方式,提高废旧农膜回收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白色污染。环县供销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取得了突出成绩。环县年实施全膜双垄沟播面积约110万亩,产生废旧农膜7000余吨,为保障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以旧换新”工作顺利运行,县供销社按要求建立了县、乡、村、点四级联动、互相配合的责任体系,即县有联片包乡(镇)责任人,乡(镇)有分管领导和业务专干,村有回收监管责任人,回收网点有专管区域,划定了责任范围,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同时,县供销社采取召开动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委派人员驻企业蹲点监督、抽调工作队巡回乡(镇)村实地指导等措施随时跟进工作,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督促整改,保障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其他县(区)也都借鉴学习环县经验,按照政府统一安排,积极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动了这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2021年,全市供销社系统新建废旧农膜村级回收点11个,累计达到498个,乡镇回收站累计达到113个,全市供销系统回收废旧农膜7.66万吨,加工废旧农膜7.13万吨,“以旧换新”7315吨,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70%以上。

三是加强配合协作,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市供销联社是全域无垃圾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0年以来先后多次与由市林草局、市教育局组成督导验收组,深入庆城县11个乡镇49个行政村,采用走访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庆城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验收。组织各县(区)供销社开展“两薄”产品污染治理的专项自查,确保市农资协会各会员、供销系统各相关企业、基层网点不生产、不销售“两薄”塑料制品(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减少面源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