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供销社2016年统计分析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庆阳市供销社2016年统计分析
今年,我市各级供销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以及省、市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紧扣深化综合改革主线,着力创新发展理念,继续以“一企一网三社”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一、商品总购、销继续稳定增长
2016年,全市供销业务经营工作呈良好的发展势头,商品总购、销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系统完成商品购进总额6421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803万元,增长7.50%。完成商品销售总额656052万元,占年计划的102.51% ,比上年同期增加68418万元,增长11.64 %。
从县(区)社和市直公司看:全市县(区)社的商品购、销总额同步增长,八县(区)供销社完成商品购、销总额620786万元和6317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5348万元和73551万元,分别增长7.90%和13.18%。其中:正宁、华池宁县商品购进总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12%、19.75%和16.68%,正宁、宁县、镇原商品销售总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9.88%、15.62%和14.71%。市直公司商品购、销总额分别完成21388万元和24317万元,购进比上年同期减少644万元,下降2.92%,销售比上年同期减少5133万元,下降17.43%。
从环节看:基层企业商品购、销总额分别完成417047万元和421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298万元和68965万元,增长14.97%和19.57%;县以上企业商品购进总额完成22513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495万元,下降4.05%。销售总额完成23462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47万元,下降0.23%。
二、主要农资商品经营有所下降
今年全系统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总额11844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531万元,下降12.89%。其中:化肥完成销售250201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5598吨,下降9.28%。
三、农副产品购进继续增加
2016年全系统农副产品收购完成294746万元,占年计划的109.17%,比上年同期增加51885万元,增长21.36%。八县(区)完成农副产品收购2810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910万元,增长21.07%。市直公司完成农副产品收购137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75万元,增长27.72%。从全市列入检查的主要农副产品收购值看,蜂产品类、中药材类、粮食油料类比上年分别增长14.06倍、11.88倍和98.16%。
四、消费品零售额增加
全系统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12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74万元,增长4.43%。其中:基层社完成1907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389万元,增长14.66%;县以上企业完成1105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615万元,下降9.51 %。
问题和建议
一、随着供销社经营范围的拓展,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统计报表中增设了许多新的统计指标,希望各县(区)社特别是统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统计报表指标解释、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明确各表之间的衔接关系,指导各类企业、基层组织真实、准确的填报统计报表,确保应报应统不漏,各项数据全面、准确、及时。
二、2017年各县(区)社统计人员在上报统计报表时,要做好与业务科室数字衔接工作,尤其是统计报表和会计报表的启报单位和数据必须一致,防止数出多门,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各单位所报各种统计报表,按照业务分工,可以分科室自行填报,但必须经本单位统计人员审核把关,领导签字后方可上报,上报后的统计报表数据,即为法定数据,凡使用或对外提供均应以此数据为准。
三、各县(区)社和所属企业要进一步健全统计机构,明确统计岗位职责,充实统计人员,并保持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