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供销动态>详细内容

庆城县供销社紧密结合精准扶贫 狠抓综合服务社建设

来源:办公室 2017.03.16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庆城县供销社

  

紧密结合精准扶贫  狠抓综合服务社建设


  庆城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社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精神,积极履行引导、扶持和服务职能,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狠抓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建设。2016年新建和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3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累计达到11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4.5%。

  一、精心谋划抓进度。2016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县社与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精准扶贫与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确定在全县17个乡镇的36个贫困村各新建和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1个。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县社一班人转变工作思路,抢抓省社村级综合服务社改造提升试点的机遇,结合全县实际,精心布局。一是学习外地经验。县社相关人员实地学习了民勤、古浪、甘谷等地综合服务社建设经验。二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县社领导带队深入实地,对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网点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摸清辖区内现有网点的经营设施、经营项目、经营者个体情况及村容村貌、农民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等,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进行宣传。采取与基层相关经营网点负责人座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供销社相关政策和“为农、务农、姓农”的办社宗旨,激发合力共建综合服务社的信心。四是制定方案。县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设点布局思路和建设规模,制定《庆城县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建设推进方案》。五是靠实责任。围绕目标任务,实行“周汇报,月评比,季督查”,抠时间,赶进度,将任务层层分解,每一个环节抓到位,每一项措施周密研究,每一项工作精心布局。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在驿马杨湾村、土桥乡佛殿湾村等新建和改造提升3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遍布17个乡镇,方便周边群众15000余户。

  二、借水行舟抓建设。县社按照“政府主导、县社主抓、企业主办”的原则,积极与其它部门衔接,争取支持。与扶贫办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向县财政争取补助资金,和村组负责落实场所和人员,形成了县乡村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多方努力,共争取到补助资金33万元(其中:市社资金2万元,县财政资金20万元,县扶贫资金11万元),为3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统一制作了门牌标识,统一配购了货架。通过改造提升,把村级社打造成了集日用品消费、农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商务、金融业务代办、代收公共缴费等业务的“十分钟商业圈”,把为农服务延伸到户。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买到放心的商品,并把农副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出去,解决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立足实际抓规范。为了使供销社工作更好地融入精准扶贫工作之中,提升服务水平,县社对照省社制定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标准》,进行查缺补漏,充实内容,着力加强质量服务体系建设。对去年以前建立的111个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了回头望,促其向“放心社”方向发展。对2016年的3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按照“六统一”(统一行业标识、统一称谓冠名、统一功能设置、统一运营模式、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运行模式,进行“两放心”(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三到户”(质量承诺到户、科技服务到户、商品服务到户)跟踪检查,确保了农资商品货源充足,不断档、不脱销。

  庆城县供销社通过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建设,拓宽了供销社经营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村级综合服务社服务水平,真正打通了村级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