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供销社立足优势参与“三变”改革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在以扶贫攻坚工作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县供销社结合供销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按照“政府推动、公司运作、合作社实施,群众入股”的模式,主动承接产业扶贫和“三变”改革工作任务,全方位服务“三农”。
一、发挥优势,积极投身“三变”改革。按照中发〔2015〕11号及省市的实施意见,县供销社积极争取、主动衔接,汇报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供销社干部能政商两跨这一政策优势,经2018年1月10日十七届县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全县的政府融资平台(宁县天润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交由县供销社管理,县供销社主任兼任公司法人。并充分发挥综合改革赋予供销社更广泛的经营服务范围,为供销社积极参与“三变”改革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实际,组建乡镇供销合作社。乡镇是“三变”改革的主战场,针对2003年企业改制以来,乡镇供销社彻底拍卖,基层供销工作没腿子、没抓手;平时下乡工作没人配合;乡镇供销工作基本停滞;农资供应及日用品营销网点底子不清;专业社和家庭农场建设指导不力,管理缺失等问题。县供销社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和安排部署,坚持政府主导、供销社主办的原则,广泛发动,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乡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县18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工作,确定了联合社主任及专干56名,为使供销综合改革工作与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相互融合,在乡镇供销联社加挂乡镇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套班子,正常业务工作已全部展开。
三、全面覆盖,建办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是各级组织联系农户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直接服务于农户的最基层组织。县社在全县重点贫困村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60个;在全县建立产业资金互助合作社257个。到2020年实现全县257个行政村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每个村建成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三变”改革任务,促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四、龙头带动、推广“331 ”模式。为启动民资,有效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实现企业农户双赢,县社采取多种方式吸收贫困户入股参与企业经营,以“331 ”的扶贫新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县社4个社属企业和26个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331 ”模式精准扶贫和“三变”改革工作,流转托管土地12300亩,吸纳入股农户1360户,涉及农民生产领域的“种、养、加,产、供、销”各个行业,成为全县“三变”改革的主体。
五、创新模式,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县社承接的宁县天润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县政府指令性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的建设及投融资主体。主要针对精准扶贫及农村“三变”改革开展投融资业务。其中对于产业扶贫贷款,由各产业主管部门,根据各自产业发展规划,考察确定贷款对象(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并出具资金需求报告,由公司审核后向银行和担保公司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放贷;对于人居环境工程贷款,由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监理公司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实施单位提出资金申请,审核后放贷。公司严格执行投资放贷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桥梁纽带和财政资金杠杆撬动及“酵母”作用,破解供销社基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属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三变”改革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