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供销动态>详细内容

镇原县多社合一重建基层社亮点多

来源:镇原县供销社 2018.04.25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镇原县积极构建“双线”运行机制,按照“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乡(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的模式,打造建设县、乡、村三级“行业指导线”框架,突出抓好以基层社为支撑的组织体系建设。至2017年底,全县已恢复重组基层供销合作社19户,其中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9户,发展专业合作社37户,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户,村级综合服务社168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全部挂牌成立,基层供销社实现全覆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势头强劲,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面达78.1%。

 镇原县供销社基层社建设主要采取三种模式。

 1.“双社合一”型:即 “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建设模式。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通过单一的产业发展,逐步拓宽经营服务项目,与社员和农民进行有效利益联结,组建基层社与专业社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基层供销社,承担本乡镇的“三农”服务工作。这种类型的基层社,区别业务板块和专业社保持相对独立的两个经营实体,专业社对社员返利分红后,年终经营业绩纳入统一核算,进行二次利润分配,企业逐年稳定发展,经营资本积累较快,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2.“三社合一”型:即“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建设模式。联合本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领办产业龙头企业,以注资、电商、共享为利益联结纽带,组建中心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基层供销社。这种类型的基层社,与下属各经营实体保持相对独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保本分红”经营制度,基层社和经营实体之间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全资经营实体实行资金调配制,参股经营实体实行股金分红制,按照“中心+龙头企业”、“中心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中心社+村级综合服务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五种方式区分层级,层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企业实现集团化、板块化、规模化发展。

 3.“引市入社”型:即购置资产进行开发,纳入乡镇商贸市场规划建设模式。2001年企业改革改制后,由发起人共同出资,整体购置资产,争取当地政府支持,通过合理规划,分期逐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商户入驻、具有规模的乡镇商贸市场,充分体现供销社经营服务特点的市场化基层供销社。这种类型的基层社,不但搞活了供销社经营,还承担了政府委托管理市场的职能。建社初期,按照“引市入社”发展思路,通过职工集资、招商引资、借贷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成后便可产生收益,除自身开展经营业务用房外,其余均可面向社会出租,既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又增加了就业岗位。企业资本积累较快,能够快速拓展新的经营项目。